二、嚴格落實早預防措施
(一)減少人員流動。提倡春節假期非必要不流動,鼓勵區內大中專院校與企業錯峰放假和開學開工,從事進口物品搬運、運輸、存儲和銷售環節的工作人員以及在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原則上在當地休假或工作。各地若出現疫情調整為中高風險區的,須嚴格控制人員進出。
(二)減少人員聚集。春節期間,各地要按照非必要不舉辦的原則,嚴控聯歡、文藝演出、展銷促銷等活動,減少農村集市頻次、控制集市規模,落實好宗教活動及場所管控要求,從嚴從緊執行疫情防控規定。提倡家庭個人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內。農村家庭不舉辦聚餐等聚集性活動,宣傳和倡導移風易俗,勸導群眾不串門、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如確需舉辦“婚喪嫁娶”活動,要嚴格按照“誰組織、誰負責”、“誰承辦、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婚喪嫁娶”組織人、承辦人責任,原則上參加人數控制在50人以內(入境人員、國內中高風險地區返桂來桂人員未執行完廣西疫情防控健康管理服務措施的,以及有發熱、咳嗽等癥狀的人員均不能參加),并要求提前向村委會報備;如確需舉辦“婚喪嫁娶”以外的活動,規模也要控制在50人以內,并提前向當地鄉鎮政府報批,具體由當地鄉鎮政府明確審批流程。各地村委會負責監督登記參加人員基本信息并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措施。
(三)加強人員管理。各鄉鎮、行政村要落實責任制,對返鄉人員實行網格化管理,將農村劃分為若干網格,村委會人員、鄉村醫生和民警等各方力量,以網格為單位,分片包干,成立工作專班定期在鄉鎮、村屯巡回檢查,發現發熱、咳嗽等健康異常情況及時核實和報告,切實做好返鄉人員登記造冊、健康監測和異常狀況處置等工作。
(四)加強重點場所管理。鄉鎮政府、村委會要督促轄區內的企業和學校等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做好村內企業、風景區、民宿、餐館、文化室、養老院、學校、幼兒園、農貿市場等人員聚集場所的日常防護和健康監測等工作,提高早期監測預警的時效性、敏感性。村屯文化活動室、圖書室、娛樂室等公共場所一律關閉。村委會要加強對廣場、農貿市場、候車點等公共場所的管理,避免人員過于聚集。做好農村集市及養殖、屠宰等重點場所的消毒滅源工作,做到“一日一清潔消毒、一周一大掃除”,清理衛生死角,做好垃圾源頭管理。安裝防鼠、防蚊和防蠅設施,消除鼠、蠅、蚊、蟑螂等病媒生物孳生場所。村委會要督促本村休閑農業、農村旅游經營主體落實防控責任,實行人員測溫、掃碼進入措施,加強場所清潔衛生,切實抓好各類服務設施設備消毒殺菌等疫情防控工作。邊境地區的鄉鎮政府、村委會要積極配合海關、邊檢、公安等部門做好防范境外疫情輸入工作,有效阻斷邊境非法出入境小道、便道、渡口,一旦發現“三非”人員及時報告。
(五)加強農貿市場冷鏈食品的監管。各地要加強農村農貿市場冷鏈食品的監管,要求商家嚴格把好進貨關,嚴禁銷售無進口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業經消毒證明、合法追溯信息證明、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和相關手續不完備的進口冷鏈食品。要建立完善臺賬登記,對銷售的每一批次進口冷鏈食品都要完整記錄進口商、供應商、品種規格、數量和購買者等信息,做到來源可查詢、去向可跟蹤、全程可追溯。
(六)強化宣傳教育。利用鄉村大喇叭、流動宣傳車、出租車LED、短信、滾動字幕、宣傳橫幅等多種形式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和措施宣傳,引導返鄉人員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如實報告個人行程,積極配合健康監測,引導群眾養成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聚餐使用公筷、保持室內通風、封閉場所戴口罩等衛生習慣,增強出現發熱、咳嗽、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后就診和第一時間報告意識。
上一頁 下一頁 |
第 [1] [2] [3] [4] [5] [6] 頁 |
(支持“←、→”鍵翻頁) |